昨天megumi发给我说
要我找一下世界三大禁曲
原先我懵了
什么来的?
哈哈
原来是世界三大杀人之曲
为什么要那么说呢?
其实是因为在以前
只要听了这三首曲子就会选择自杀
我今天也去看了一下资料
有一句是说
死得人都是最虔诚的基督教徒
那么
信佛的人会不会也会没有事呢?
我也去找了一下
当然是没有完整版的
对了先介绍名好了。。
世界三大禁曲为
由于歌曲中流露出慑人心魄的绝望神绪
所以听过这三首曲子的人都纷纷经受不了那曲子中忧伤的旋律
接受了上帝的邀请
其中尤其以《黑色星期天》最为著名
好吧
我们先说
其实这是一首宗教赎罪曲
这歌又名也叫《恶魔曲》。
自杀者无外乎是最虔诚的教徒
他们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同时
又越发不堪忍受痛苦的现实生活给予自己的报应和惩罚
于是纷纷选择了结苦难的一生
教徒们相信天堂的存在,对上帝召回更是欣然接受
在《忏魂曲》歌声中
有着这个意思。。。。
【死亡不再可怕,它来得越早,就意味着解脱得越早,教徒们纷纷迫不及待的离开人间地狱、升入理想中的天堂……
是一种诡秘的音乐
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已不可考
但据说大约60年前
有个部落的人在听了此曲之后
不约而同的集体自杀
出于这个原因
《第十三双眼睛》被禁止演唱
官方联手销毁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谱
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谱侥幸存留下来
后来,大概在1991年的时候
一位知名的音乐家偷偷的买下并收藏了它
也许他起初是出于好奇
并没有相信之前的传说
于是回家自弹自唱
而当他反复听了仅存的片断曲谱之后
竟匆匆的烧掉了手中的谱子
从窗子纵身跳下
从那以后
与《第十三双眼睛》的相关资料消失了
被一个叫做爵士艺术家 Paul Robeson
于1940年录制的
1941年8月7日
黑人女歌手 Billie Holiday 用她自己独到和精湛的
方式重新演绎了该曲
使其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热门歌曲
这首歌照成了100多个人的死亡
明明那么少人?
为什么能最红?
其实恢弘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这100多人当中
死的时候身边的东西是一样
时间地点人物不同
身边的东西却是一样
这可不可怕呢?
好吧
再说的明确一点好了
在xx地点的有个叫Joseph Keller的鞋匠
他自杀了
他的身边有个遗书
里头是写着gloomy sunday的歌词
当时的警察当然不以为意
以歌词自杀的绝不会只有他一个啊
但是
之后的自杀的人不是一直重复播放gloomy sunday
不然叫人在pud点了一首glooomy sunday
还有不断唱着gloomy sunday 跳楼 跳河等等的
就自杀了
等等和gloomy sunday
有关系的
当然事件发生在美国 欧洲 等等地区
所以他们联合起来抵制着gloomy sunday这首歌
这首歌的作者叫Rezso Seress
你一定会说他没有事
错了
他在70多岁也是死了
跳楼自杀而死的。。
据说
他其实没有什么钱
打的工是在xx餐厅弹钢琴
而且钢琴弹得非常不好啊
据说他的样子其实很不好看
但是他的妻子却是在当地最美丽的之一哦
为了作者
helen【他老婆】不惜为了他而和他的前夫【很帅的军官】离婚
但是作者这个很没有钱的人
在死后
在xx银行居然有几百万美金
据说是版权的说
其实有很多人来采访他
问他怎么把黑色星期天做的那么好
那么完美
可他总是不怎么回答的说
也因为【黑色星期天】
他的名被写在名人册里。。
在访问的评语中
他的是这样写的。。。
“Er ist kein Musiker - er ist nur em Genie” (He is no musician - he is just a genius) ,意指Seress 够不上一个音乐家的称号,他仅仅是个天才。
原版的歌曲是47分13秒
主要的是钢琴
但是现在留下的只有8分钟
而且没有办法聆听作者的心声
在中央电台曾说过xx人家有完整版的gloomy sunday
甚至没有听过
保存了50年之久
但是因为没有听过
而没办法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是
真正的呢?
还存不存在啊?
在。。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音乐大学的保险柜里锁着
当然绝对的真正原版
其实为什么没有敢听呢?
听了完整版的人
不是自杀
就是神经有了问题
有什么证据呢?
其实我觉得还蛮瞎的
最好的一个例子
就是
有一个人买了【黑色星期天】cd回家就自杀了
有一名警察觉得也许这cd有什么线索
就拿回家听了
之后也自杀了
在身旁留着一张纸。。。
【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其凶手就是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也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
你。。。相信了吗?
你要听?
我找了很久很久。。
哈哈~
我没有听完
好长。。。。
但是原版的钢琴呢?
嘿嘿
胆子小的不要下载啊,出现任何结果本人可不负责啊!
你要好好选哦
要不要听。。。
当然这首歌诗解禁了的
因为作者死后
魔力也消失了。。。
以下是转自 不明论坛
哈哈
我看不懂~
谁看得懂的说说下哦
那个解密
演唱者
Artie Shaw
Billie Holliday
Bjork
Christian Death
Diamanda Galas
Damia
Elvis Costello
Gitane Demone
Heather Nova(Movie Version)
Heather Nova
Hernadi Judit
Kronos Quartet
Lil Darling
Lydia Lunch
Marianne Faithfull
Paul Whiteman
Peter Wolf
Sarah Brightman
Sarah McLachlan
Satan's Sadists
Serge Gainsbourg
Sinead O'Connor
The Associates
The Smithereens
徐怀钰
陈慧娴
郁可唯
星期天是美好的、光明的,中国古代称为“日曜日”(这种叫法现在还保留在日语里)。可是,Rezsô Seress当时活在痛苦黑暗中,所以在他的世界里那天就是黑暗的,这并不代表星期天这个日子实际上就是黑暗的;就像诗人见到落叶就要伤感落泪而农民看到落叶积肥就欢喜一样,落叶本身是没有是或非的。
当年在匈牙利157人的自杀事件中,许多人在死前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这首歌发生联系;传到国外之后,更是造成了许多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因此被查禁长达13年,直到1945年为止;它因此也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
这首歌在欧美的流行是通过Damia在1936年演唱的那个法文版(《Sombre Dimanche》)而走红的,所以这个版本非常有名。后来传到美国后,1941年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翻唱了这首歌,从此更加流行更加走红,这就是一直流行到现在的英文版《Gloomy Sunday》(黑色星期天)。
《黑色星期天》其实叫《忧郁的星期天》更好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又会讹传出《黑色的星期五》这样一个怪名字。有人把《黑色星期天》五十多个演唱版本划分为“原版”和“改编版”两大类,或者叫“Damia”版和“Billie Holiday”版两大类。Damia版虽然是用法语演唱的,但它使用的旋律却是原作者的原始曲谱;而且该录音用钢琴伴奏,又用重唱(或是合唱)组来伴唱(但钢琴的伴奏很弱,可以忽略;加上SP唱片那种真实感和现场感,它的情感的确是很哀伤的,这是现代任何一个版本都无可比拟的。可是Billie Holiday版却把它注入了一些爵士风味,同时打乱了原曲4/4拍三连音的音型结构,完全变了一种节奏型和味道,成了普通的流行歌曲了;虽然从旋律中还隐隐可听出一丝原曲的痕迹,但已和原曲相去太远了。同时它也加入了一个“副歌”般的主题。这首歌的旋律、歌词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现在大多数翻唱版所采用的词曲,以致于许多现代人都以为这个版本就是原版;就连现在翻唱的匈牙利文版(如Hernadi Judit版)虽然用László Jávor填的词《Szomorú vasárnap》,但旋律除了和原版相似之外,却和Billie Holiday版一样加了一个“副歌”,所以现在的翻唱版都可以认为是Billie Holiday版的后代;除了电影《Gloomy Sunday》(台译《狂琴难了》/港译《布达佩斯之恋》)中钢琴、钢琴与小提琴及钢琴与声乐采用了原版旋律外,现代的版本几乎没有一个和原版完全一样的;而电影中的唱法或演奏在情感上并没有Damia版强烈。所以将这些版本划为“Billie Holiday版”类,作为这些版本的代表;原版或近似于原版的就以“Damia版”类为代表。
原版歌曲的节奏型基本上是三连音,从开头一直持续到结尾。速度用Adagio(意大利文,柔板);调性为c小调(调号和bE大调相同),并非像有些网友所说的什么“整首歌都是以不和谐音阶为主”。
第一小节(这里的小节从演唱部分开始计算,不含前奏)是c小调的第一级和弦(小调式主和弦)的分解并重复主音,从c1-e1-g1-c2(la-do-mi-la)(是降号,字母是音高,后边的数字是音组),每拍一个三连音的音型,三连音用同音反复,从低音主音(c1)一直到中音主音(c2)(这是简谱的说法),仿佛痛苦与悲伤蓦地升腾起来一样。
第二小节的前三拍都一样,都是e2-d2-c2(do-si-la)的三连音,最后一拍是g1音的三连音同音反复。这一小节就像是痛苦与悲伤在心中激烈地翻腾,同时出现了全曲最高的e2(c小调高音do)音,情感非常强烈,极其的悲痛。
第三小节与第四小节是第二小节的下行模进,两个主要的音型是c2-b1-a1(la-sol-fa)和g1-f1-e1(mi-re-do),这三小节的节奏型完全相同。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好像是极大的悲伤和痛苦在心中翻腾,之后又无可奈何地一点点低落下来,终于沉在心中,变成无言的悲伤和忧郁。
第五小节与第一小节完全一样,悲伤的情感在胸中难捺,又翻腾起来。第六小节与第二小节相似,只不过最后一拍停留在d2音(中音si)上形成三连音的同音反复,情绪悲伤哀愁达到了顶点却又无可奈何。
第七小节第一拍是空拍,接着是三个相同的音g1(mi),一拍一个音,用保持音来唱。第八小节的节奏型是第七小节的逆向,三个保持音的c1(la),一拍一个音。这两小节仿佛把巨大的悲伤很无奈地沉入心底,之后颓然地倾倒,忧郁而哀伤。
这就是《黑色星期天》的音乐结构。
有网友说,现代版的《黑色星期天》并非没有了“杀伤力”,而是因为不是原版了云云,这是一种以讹传讹不负责任的说法,说明说这话的始作俑者只是受了种种传闻的影响而把《黑色星期天》作为神话或传说来看待,并非把它当作历史来对待。什么叫“杀伤力”?音乐本身并没有这种能力。若说音乐的共振和某个建筑物达到一致时能将其摧垮,这并非不可能,但这是物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却不能归结于音乐自身的所谓“杀伤力”。“四面楚歌”只是利用了人的心理原因,却并非歌曲本身有这种能力;若是在项羽的兵都身处楚国,他们听自己家乡的音乐还至于溃不成军吗?至于莫扎特的音乐,的确有某种神奇的功能,但是那只是音乐的心理作用罢了。听古典时期的音乐,有一种详和优雅的美感,就像欣赏巴洛克的精美建筑一样,听摇滚却很难有这种感受。再者,也不一定人人听古典音乐都有这种感受,甚至一听到巴赫的管风琴响就大呼头痛而听了摇滚倒兴奋不已的的半乐盲也大有人在,那么即使这种巴洛克音乐真的有“杀伤力”,那么对这人又有什么作用呢?若是聋子听音乐,那音乐对他又存在什么所谓的“杀伤力”呢?
所以这些以讹传讹的说法除了不负责任之外,还把《黑色星期天》更加妖魔化。前两年湖北长江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在网吧听这首歌时(应该是现代的翻唱版),昏倒在网吧。在听歌之前,他先看到了网页上的简介,网页的整个色调是黑色的,旁边的骷髅头好像在给大家发出一封封的邀请书,正上方几个若隐若现的标题更是增加了网页的神秘性。单从画面上看就给人传递了一种恐怖的资讯。而网页里面的很多关于人们听完这首乐曲而自杀的故事更是耸人听闻(就是人们争相转载的这首歌在当年“杀”人的历史事件)。不良的心理暗示是造成这个学生听了这首音乐之后所产生的反应的根源;这些网站里大量关于这首歌曲的报道都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暗示。而这些不探其源愈传愈广的以讹传讹的说法都在散布着一种不良暗示,道听途说地为这首很普通的歌曲增加了一个意外的“杀伤力”,而当年那些自杀的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或社会以及心理条件下听了它自杀的,它只是诱因而非根本原因,所以,这个所谓的“杀伤力”并非是歌曲本身所包含的,乃是在一定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多年后当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再变成神话的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上去的;正如今年辣椒难卖都给倒河里了,而有人用线穿起来卖就卖得很火;农村狗不理的驴粪蛋好好侍弄一番包装一下到城里就成了很好的花肥,不就是这样吗?
当年《黑色星期天》不单发行了唱片,还在电台经常播出,听这首音乐的人大有人在,但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什么异常,也不是听了之后人人都去自杀。有些人的暗示性非常高,就很容易接受相关的刺激;当他接受相关的刺激之后,这时就会调动他肌体所有的防御系统作出一种高明的状态,再产生相关的反应,就会出现那位大学生昏倒的现象。他若事先没有看到这些渲染介绍,单刀直入地听这首歌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一些人还听信一种传说,说是该曲原曲是47分钟多长度的钢琴曲,并在相信之余苦苦地寻觅着它的录音;还有的说最后的原版乐谱被锁在美国某音乐学院保险柜中云云。根据相关资料,这首歌当年发行的唱片是Standard Play(SP)每分钟78转的胶木唱片,也就是上世纪30年代常用的唱片,一般用在机械手摇留声机上,它的两面录音共10分钟左右。电唱机虽然出现得很早,但那时并没有流行。虽然每分钟33-1/3转的Long Play(LP)唱片30年代已出现,但直到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LP唱片时,电唱机才流行起来。(LP唱片两面共可录音半小时左右)。如果《黑色星期天》真的是一首47分钟多的乐曲,SP唱片要5-6张,LP唱片1或2张才行。但从有关资料来看,当时《黑色星期天》就一张SP唱片,何来的47分钟长度之说?还有一点,它究竟是钢琴曲,还是钢琴协奏曲,还是钢琴套曲,或是大型清唱剧还是仅是一首歌?它究竟用多少张唱片录制发行?是SP唱片还是LP唱片?
再有一点,这47分钟是如何得出的?若是根据乐谱,这种说法就很牵强。因为乐谱上面大多只标上乐曲的大致速度,如Andante、Allegro、Adagio等,一种速度每分钟多少拍,每个演绎者都不尽相同。就拿中国的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1961年沈榕唱片版和上世纪80年代末西绮崇子版或是薛伟版、盛中国版,速度都不尽相同,那么,演奏出来的总时间长度自然就不等了。若是根据某个版本的录音得出的时间,那么这个录音是什么版本,又是以什么形式录制的呢?唱片?还是钢丝录音机?所以,在缺乏相关的资料和证据时,这种说法也只能看作一种传说。
(一)《Gloomy Sunday》原文(匈牙利文版)
Ôsz van és peregnek a sárgult levelek
Meghalt a földön az emberi szeretet
Bánatos könnyekkel zokog az öszi szél
Szívem már új tavaszt nem vár és nem remél
Hiába sírok és hiába szenvedek
Szívtelen rosszak és kapzsik az emberek...
Meghalt a szeretet!
Vége a világnak, vége a reménynek
Városok pusztulnak, srapnelek zenélnek
Emberek vérétôl piros a tarka rét
Halottak fekszenek az úton szerteszét
Még egyszer elmondom csendben az imámat:
Uram, az emberek gyarlók és hibáznak...
Vége a világnak!
中文翻译:
秋天到了 树叶也落下
世上的爱情都死了
风正哭着悲伤的眼泪
我的心不再盼望一个新的春天
我的泪和我的悲伤都是没意义的
人都是无心,贪心和邪恶的
爱都死去了!
世界已经快要终结了 希望已经毫无意义
城市正被铲平 炮弹碎片制造出音乐
草都被人类的血染红
街上到处都是死人
我会再祷告一次
人们都是罪人,上帝,人们都会有错的
世界已经终结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